房产税要实施了? 专家提出免税面积, 超出需每年缴纳12000元
这几天朋友圈被房产税的话题刷屏了。
好多人都在问我这是不是真的。
说实话,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国家明确提出要在2029年前完成房产税改革。
财政部和住建部的领导都坐在一起开会研究这事了。
看这架势,离房产税正式落地也不远了。
想到以后每年要多掏这么一笔钱。
不少人都开始盘算着该怎么办。
我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事。
房产税到底是个啥?
说白了就是对房子收税。
就跟买车要交养路费一样。
有了房子就得给国家上税。
现在上海和重庆已经开始试点了。
他们那边是怎么收的呢?
主要看两个东西。
一个是房子值多少钱。
另一个是你要是把房子租出去了,租金收入是多少。
这么收税有啥用呢?
最主要是想治治那些炒房的人。
让大家都把房子当成住的地方。
而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
再说现在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
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也不太鼓。
有了房产税,就能保证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那具体怎么收呢?
虽然现在还在讨论中。
但从上海重庆的经验来看。
主要是按房子的市场价值来算。
说个具体的例子。
上海规定人均住房面积60平米以内的部分不收税。
这样算下来。
一个三口之家。
只要房子不超过180平米。
就不用操心这个税的事。
超过了才用交。
专家们建议税率别超过1.2%。
咱们打个比方。
要是你家有套100万的房子。
按1.2%的税率算。
一年就得掏12000块钱。
对于那些有好几套房子的人来说。
这可不是笔小钱。
特别是那些还在还房贷的。
压力可不小。
说不定有人会把多余的房子卖掉呢。
房产税真要实施了。
对咱们老百姓有啥影响呢?
先说说好处吧。
第一个好处是能打击炒房。
你想啊,每年光交税就够心疼的。
谁还敢多买几套房子啊?
房价自然就不会那么疯狂了。
第二个好处是能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现在很多地方就靠卖地赚钱。
可地总有卖完的时候。
有了房产税,地方政府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三个好处是能缩小贫富差距。
有钱人不都爱买房子吗?
多收他们点税。
拿这钱去帮助买不起房的人。
这不挺好的嘛。
当然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考虑。
比如说评估房子的价值。
这个标准怎么定?
还有免税面积到底该定多少?
税率是不是该分档次?
这些都需要仔细研究。
那咱们老百姓该怎么应对呢?
我给大家支几个招。
第一招,好好盘点家里的房产。
看看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能出租的就出租。
短租也行。
租金能抵消一部分税。
实在管不过来就趁早卖掉。
第二招,调整财务规划。
这税以后年年都要交。
得提前做好准备。
该调整房贷的就调整。
把钱分散投资。
别把所有钱都押在房子上。
第三招,关注政策动向。
政策出台前肯定还会有很多讨论。
多留意相关新闻。
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提前做好准备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收房产税是个普遍现象。
美国、日本、英国都在收。
咱们迟早也要走这条路。
关键是怎么收得合理。
既能达到调控市场的目的。
又不会让老百姓太难受。
这需要智慧。
也需要勇气。
最近我看了不少专家的分析。
他们说房产税的征收一定会考虑到民生问题。
不会一下子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可能会分步走。
先从高档住宅和多套房开始。
再逐步扩大范围。
还有专家说。
房产税的税率可能会根据房价水平来定。
房价高的地方税率低一点。
房价低的地方税率可以高一点。
这样更合理。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在担心。
说房产税一来。
房价会不会跌。
我觉得不用太担心。
房子终归是用来住的。
只要这个需求在。
房价就不会出现大跌。
再说了。
政府也不会允许房价大起大落。
那样对经济发展不利。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与其担心这些。
不如把手头的事做好。
该攒钱的攒钱。
该还贷的还贷。
该投资的投资。
等政策真正落地了。
咱们再具体应对。
现在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
这才是王道。
记住一句话。
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到山前必有路。
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